[街谈巷议] 刚发生的!南薰门这家店,一不小心上头条了...原因曝光!
在荆门,有很多美食,但你问什么最好吃、最有代表性,还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。像很多城市一样,在那些装修考究,或者热门的“网红”店里,往往都吃不到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。
反而是那些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“苍蝇馆子”才能让你找到最地道的城市风味。这种“风味”不一定是食物的味道,还可能是这个城市带给你的氛围。
那么属于荆门的独特氛围是什么呢?
我想,那应该是一种充满了温情的感觉,就像1996年的8元小火锅一样,到现在的 「隔板肉老店」。
不同于七拐八拐的苍蝇小馆,这家店很好找,穿过南薰门左拐就到了。
门头不大,但一眼就能看到,两扇老式的玻璃门有点点斑驳,透露着老店的历史痕迹。
走进店内,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八张桌子,沿河边还有一些小桌子小凳子。
说是苍蝇馆子,却显得窗明几净,红色的凳子加可移动桌子,整体环境干净整洁。
“好酒不怕巷子深”,隔板肉老店就属于这一类的小馆子。还没到饭点,店里就已经有陆陆续续的客人来吃饭了。
据了解,这家店不做线上,只做线下。
不同于当下扫码点单,店里依旧采取的老派式人工点餐,餐品不算特别花哨,但很实在!
牛肉、排骨、猪蹄、牛杂等可以随意自由搭配,里面还配着豆芽,相当划算!
吃火锅一定要搭配“下菜”,这里的下菜5元一份。
豌豆尖嫩得很,一口咬下去满嘴清香,豆皮和米豆腐也特别棒,还有茼蒿下到火锅里吸饱了汤汁,吃起来香得很。这一锅真的顶顶下饭。(小编吃了3碗米饭)。
食物承载了许多情怀,有时候打开尘封的记忆,最先回忆起来的往往是那段时间吃了什么。这大概是中国人“民以食为天”的缩影。
在三十年前,它还不是如今食客们口耳相传的“老地方”。它只是街角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脸,人们都称他为“8元小火锅”。
那时的8元,是一碗扎实的慰藉。工地的叔叔、放学的学生、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街坊,应该都围着这口锅聊着生活的艰辛与希望,吹着不着边际的牛。
从1996年开到现在的隔板肉火锅店,已经和小编差不多的年纪了,所以完全可以和老板调侃一句:我是吃您家火锅长大的。
但真的有人是吃着这家火锅长大的。
老板跟我们讲,说干了这么多年,有个小伙子让他印象特别深:小时候是爸妈领着来,后来毕业工作了,就一个人来,再后来,是成双成对地来。
你说神不神奇?就这么一口锅,仿佛把人一辈子几个最重要的阶段都给连上了。老板说到这儿憨厚一笑,我想,或许这就是他三十年守着这方灶台,心里最暖、最觉得值当的意义吧。
如今
8元的小火锅早已成为传说
价格随岁月涨了些许
但,属于荆门的人的情怀一直都在
你还知道哪些有情怀的老店
评论区留言告诉小编
说不定,下期就去打卡咯~

















游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