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街谈巷议] 当“惠民培训”沦为“敛财骗局”:我们还要被这样的“空头支票”欺骗多久?
他们打着“解决就业”的旗号,冠冕堂皇;他们享受着国家的补贴,心安理得。然而,揭开那层“公益”的遮羞布,露出的却是赤裸裸的生意经——一门利用民众焦虑、蚕食公共资源的无耻生意。
他们的剧本,惊人的一致:
- 官方说辞(对普通咨询者): “免费的报名人数不够,开不了班。”· 交800报名费学,马上就能安排您入学!”
多么讽刺,我们不禁要问:
- “人员不够”是真相,还是最懒惰的遮羞布? 一个真正做事的机构,会常年累月地“凑不齐人”?还是说,这只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门槛,目的就是将享受免费政策的民众拒之门外,从而节省教学成本,实现“利润”最大化?2. 国家的补贴,究竟补给了谁? 这些本该用于提升劳动者技能、缓解就业压力的专项资金,是否流入了某些人私设的“小金库”?他们一边领着国家的“工资”,一边却又向最需要帮助的群众伸出贪婪的手,这是何等的双赢——赢两次!3. 谁的就业?谁的困难? 这些机构的核心目标不再是“培训”,而是“敛财”;他们关心的不是你是否找到工作,而是你口袋里还有多少钱。你的就业困难,不过是他们眼中绝佳的“商机”。

游客